周四(5月27日),現貨黃金在千九關口附近面臨高位回調壓力,市場開始有觀點認為,美聯儲正在緩慢而肯定地趨向于討論緊縮貨幣政策。但美元自一周高位回落限制了金價跌幅,交易員在等待本周關鍵的美國通脹數據。
北京時間20:04,現貨黃金下跌0.11%至1894.45美元/盎司;COMEX期金主力合約下跌0.36%至1897.1美元/盎司;美元指數下跌0.09%至89.987。
美元指數日內一度錄得一周新高至90.179。金價周三(5月26日)觸及1月8日以來的最高價1912.76美元/盎司,但終盤恢復全部漲幅并收跌于1900美元下方。
美聯儲官方口吻漸變
美聯儲金融監管副主席夸爾斯(Randal Quarles)周三暗示,他已準備就何時開始減少美聯儲對經濟的部分緊急支持展開討論,不過他也強調需要保持耐心。
美聯儲官員本周淡化了通脹會立即引發政策反應的擔憂。多名美聯儲官員近日就通脹問題發表了評論,堅稱美聯儲認為通脹是暫時的,即便通脹開始過熱,美聯儲有手段加以抑制。
不過官員在語氣上有了微妙的轉變,他們也更接近于開始有關逐步縮減或減少其大規模刺激計劃的辯論,特別是頗具影響力的副主席克拉里達之前也承認,談論政策變化的時機可能正在臨近。
疫情要求政策質變
新冠疫情凸顯出現存的不平等現象,例如低薪勞工集中在受封鎖措施影響最嚴重的服務業。然而目前正出現一些跡象,顯示政策做出更敏銳的反應。美聯儲已承諾致力于“包容性”充分就業,稱被邊緣化的群體和收入不平等問題拖累經濟潛力。
拜登的1.8萬億美元美國家庭計劃(American Families Plan)預計可讓500多萬兒童脫貧,并包含帶薪的家庭及醫療假計劃。拜登政府推動將全球最低企業稅率設定為至少15%,也正獲得廣泛支持。
隨著各國政府斥巨資刺激受到抗疫封鎖打擊的經濟,人們越來越擔心通脹將在全球經濟中卷土重來。這為黃金提供了支持,理由是在全球各國央行提高利率以消除通脹之前,通脹就會扎根,從而讓黃金得以發揮其對沖價格上漲的傳統作用。
PCE數據待公布
5月中旬公布的數據顯示,美國4月CPI同比上升4.2%,引發了對通貨膨脹的最新擔憂,盡管受去年疫情期間的較低基數影響,但仍遠高于預測的3.6%。
這阻止了美元指數的下跌趨勢,在嚴重做空美元的市場中,僅僅暗示要縮減刺激就足以抑制進一步的拋售。同時全世界都在等待更多的數據來了解通脹上升是否是暫時的。
即將于周五(5月28日)公布的PCE物價指數是美聯儲賴以決策的通脹指標。分析師預計,4月份核心個人消費支出(PCE)價格將同比躍升2.9%,而上個月的同比增幅為1.8%。
這可能是最近一周半時間里美指重心相對穩定的原因,個人消費支出(PCE)將受到更加密切的關注,預計將看到整體通脹率相當強勁的跳升,這一事實可能只是加強了市場的預期,即也許美聯儲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推出緊縮政策。最近八個交易日中有七個交易日美指日內穿越90整數關口。
實物買盤可靠
近期打壓黃金投資意愿的因素主要是,人們認為當前的通脹壓力是暫時的,一旦抗疫封鎖對經濟造成沖擊的基期效應消散后,未來幾個季度通脹壓力將減弱。
由于對通脹壓力的擔憂加劇,黃金再度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,而中國和印度這兩個最大實物買家的興趣重燃,似乎也提振了金價。兩國的實貨需求看起來正在回歸到更正常的水平。
印度4月進口黃金近70噸,低于3月創下的近兩年新高103噸。對印度來說還有其他幾個因素需要考慮,其中最主要的是目前的新冠疫情,這可能已經抑制了5月的黃金需求,甚至殃及6月和7月。
然而,印度最近的消費模式表明,當疫情最終得到控制時,黃金將有大量的積壓需求。這意味著,到今年某個時間點,印度的實物購買很可能會強勁回歸。
周四的海關數據顯示,瑞士4月份對中國大陸的黃金出口量激增,達到2019年12月以來最高,因為中國的黃金需求從新冠疫情期間的低迷中反彈。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國。
中國也有需求改善的跡象,根據世界黃金協會(WGC)的數據,第一季度的需求量為191.1噸,是2015年以來的最高。這比2020年第一季需求遭疫情打擊時大幅增長212%,而比2019年第一季度仍要高出約4%,說明中國的需求是實實在在的。
鑒于中國在遏制疫情傳播方面做得相對成功,并隨后迎來經濟復蘇,在2021年剩下的時間里,黃金需求將有可能保持強勁。如果中國和印度的實貨需求在2021年底以前繼續復蘇,再加上投資者對通貨膨脹的一些擔憂,大環境對于黃金而言正變得更加有利。
現貨黃金或升向1915美元
小時圖上看,金價自1852美元開啟上行5浪走勢,5浪是自1770美元開啟的上行(3)浪的子浪,(3)浪則隸屬于自1756美元開啟的上行((3))浪的子浪。((3))浪的338.2%目標位在1915美元。
(文章來源:匯通網)
(責任編輯:DF142)
鄭重聲明:東方財富網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【免責聲明】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本站無關。本站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
熱門頭條:
[財經]商務部:劉鶴與美貿易代表戴琪通話
[股票]滬指收復3600點光刻膠板塊爆發
[基金]首破22萬億!公募基金又炸了
[全球]招聘信息露端倪蘋果將要涉足加密貨幣?
[美股]萬達剛脫手4天股價就翻倍?
[港股]聯想PC業務爆了
[期貨]11日連跌!紙漿期貨昔日神話破滅?
[黃金]金價看漲情緒持續攀升
[外匯]國信策略:人民幣升值利好股市
[新股]年內券商IPO承銷收入90.6億元